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一百零四章:尊墨(二)(2/3)

于尽,魏国焉能不惧?

搞不好连那位魏王也能俘来他少梁做客。

当然,这招作为少梁最后的手段,它到底不是那么光明正大,若非别无选择,还是莫要轻易动用为妙,免得落下口实。

但抛开这些不谈,奇兵也是目前少梁唯一能让魏国有所顾虑的存在——虽然魏国暂时还未像秦军那般吃过奇兵的苦头。

在短暂的商议后,尹骘点点头道:“我少梁确实应该拥有令大国忌惮的武力,虽然奇兵在有些用途上不甚光彩,但若仅用于自保,想来世人也能谅解。”

范鹄、王铮、王廙等人也是纷纷点头附和。

东梁君亦点了点头,对李郃说道:“既然如此,此事就交予你负责,具体事项你自己把握。”

李郃拱了拱手,继续说道:“除奇兵以外,我少梁应当重组正军,我建议以‘东梁’为名号。”

众人再一次纷纷点头赞同。

毕竟少梁与秦国的这场战争,最激烈、最惨烈的莫过于东梁之战,二万四千余守卒被打到剩八千人不到,战况最恶劣时东梁城三面城墙全部沦陷,可即便如此,东梁守军依旧顽强顶着二十万秦军的进攻,打得秦军都士气大跌。

如此鼓舞士气的战役,自然要拿来作为军队的名号。

东梁君亦认可了此事,委任翟虎统率这支军队。

在商量完军队方面的事务后,众人便开始讨论合阳邑的治邑人选。

此次秦国交割给少梁的两座城池,元里就不必多说了,因为它实质是魏国监视秦国、监视河西的一座驻军要塞,对于魏国也仅仅只有战略意义却无经济利益,而对于少梁来说,元里连战略意义都很小。

毕竟就目前而言,秦国对少梁动武的可能性极小,而少梁也没有能力对秦国不利,所以秦国并不在乎将元里割让给少梁。

李郃之所以向秦国索要元里,主要还是看中了元里一带的土地,毕竟得到元里之后,少梁与秦国才是真正以洛水、合水为边界,凭空增加了一大片土地,虽说元里一带主要都是荒蛮的山林。

但合阳邑却不同于元里,它是河西少有的繁华大邑,较之秦国的都城栎阳亦不逊几分,纵观整个少梁,没有一座城池可以与合阳相提并论,此次秦国将合阳邑割让给少梁,虽说是不安好心,但少梁也确实占到了天大的便宜,只要好生治理这座城邑,少梁就能得到许多的税收。

较为麻烦的是,合阳邑曾经作为连接秦国、魏国、少梁、河戎四国的边界大邑,邑内的人口成分也颇为复杂,因此在一番商量后,东梁君决定委派老臣尹骘出任合阳大夫。

可尹骘之前是旧梁大夫,他前往合阳任职,旧梁大夫一职就空出来了。

于是李郃便开口道:“关于旧梁大夫一职,我举荐由钜子担任。”

这一句话,让在场众人都大感意外,惊讶地看向墨践。

就连墨践本人也吓了一跳,连连推辞,称自己不能胜任。

见众人面面相觑,有些摸不着头脑,李郃遂解释道:“想必诸位也知道,昨日我送别秦王后,便前往旧梁与钜子交谈了一番。……我少梁地处秦、魏两国之间,若不能自强,必遭秦、魏两国胁迫,然我少梁地少人稀,想要自强,着实不易,唯一的办法便是大力发展技术,比如改良耕种之法、提升锻造工艺等等,而墨家恰恰就有我少梁所急需的技术,因此我建议我少梁与墨家结盟,奉墨家学派为国学之首,以换取墨家全力支持我少梁发展技术。……此事钜子已经答应了。”

听到这话,殿内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脸讶异,不知该说什么。

天下各国无不垂涎墨家的工艺技术,他们自然也不例外,此次李郃促成与墨家的结盟,哪怕在东梁君看来也是意外的惊喜。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