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九十二章:和谈之始(3/3)

将带着秦国的左庶长卫鞅,已赴秦军处索要粮食,最迟今夜,旧梁就会将一部分粮食运至少梁……”

司马卓欣喜地点点头,毕竟少梁城内的粮食亦所剩无几。

除了粮食问题,范鹄亦向司马卓交代了一些准备事宜,毕竟两国签署停战协定,那肯定是要在少梁的国都进行,不管秦王之前是怎么来的,但既然两国要签署停战约定,少梁就要以礼相待,按诸侯规格接待秦王,免得被人耻笑。

“范大夫放心。”

司马卓连连应诺。

再说回旧梁这边,李郃、王铮、卫鞅三人也已回到了城内,原本卫鞅打算再找东梁君商量一下具体的和谈章程,可当三人来到邑府时,值守的士卒却告诉他们:“东梁君与翟司马正在接见瑕阳君。”

瑕阳君……

卫鞅忽然意识到,在少梁抵抗他秦国的军队中,其实还有一支七千人的魏军,这支魏军就由原元里守将、魏瑕阳君魏璝统率。

而有意思的是,之前他与东梁君、翟虎、李郃、王铮等人商议和谈的具体章程时,那位魏国的瑕阳君并不在场。

究竟是瑕阳君主动避嫌呢,还是少梁这边故意支开了瑕阳君呢?

卫鞅心中微微一动,故意试探李郃与王铮道:“在下忽然想起,魏国的瑕阳君,似乎也在贵国,可之前我国大王与诸位商议和谈之事时,却并未见到瑕阳君……其中有什么缘由么?”

别看王铮鲁莽冲动,他毕竟是东梁君的侄子,又岂是纯粹的莽夫?他一眼就看穿了卫鞅的试探,轻笑一声,没有说话。

王铮能想到的事,李郃自然也能想到,他故意说道:“此乃我少梁与秦国的和谈,与魏国何干?”

王铮惊异地看向李郃,但却没有说话。

看看王铮,又看看李郃,卫鞅嘴角扬起一丝莫名的笑意,点头说道:“李将军所言极是。”

不多时,等候在庭院中的三人,就看到瑕阳君一脸阴沉地走了出来。

卫鞅当年曾在魏国仕官,而且当的还是魏相手下的从事,他岂会没见过瑕阳君?

而瑕阳君作为魏国驻河西的长官,又岂会不认得卫鞅这位秦国的新晋权贵?

四目交接,瑕阳君面带怒色,拂袖而去。

看着此人离去的背影,卫鞅面带笑容,若有所思。

倘若说之前他是因为秦王被俘而不得不向少梁妥协,那么眼下,他真正开始考虑拉拢少梁。

毕竟秦国已经占领了河戎国,已经打通了前往魏国河东的道路,占不占领少梁,其实意义并不大,倘若能借今日之事将少梁拉拢到他秦国这边,这对于他秦国而言,也未必是一件坏事。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