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六十六节有些事必须去做(2/3)
人不欢而散,左副主任更是在第二天直接飞回了山城。>
紧接着,政训处和军统就派人进驻了团一级部队,原本思想混乱的军中突然安静下来,谁也不想被军统惦记上。>
却说无事一身轻的左重,回到山城后好好休息了几日,又跟着白厅长、杨副部长参加了不少宴会,没有去管远征军的后续事宜。>
一个特务关心军事,这不是找死吗,未来老戴忘记了这个道理,所以就撞山了。>
7月,军统豫省站上报,自开春起,豫省便滴雨未下,去年的冬小麦也歉收,当地恐有灾荒之忧。>
左重立即行文三份上报,一份送戴春峰处,一份送国府,最后一份送往侍从室,希望能引起某些人的注意,可收到的回复只有“知道了”三字。>
那么国府大员们在干什么呢,自然是忙着庆功。>
几天前,美军在中途岛大胜日本联合舰队,以损失一艘航母的代价击沉日本四艘重型主力航空母舰,堪称大胜。>
值得一提的是,从火鲁奴奴返回本土的小泽川根据左重的指点,想办法担任了雪峰号驱逐舰舰长一职。(不知道为啥,写真名有风险提示)>
结果整场战斗下来,雪峰号愣是一颗炸弹都没挨到,还顺手捞了不少人,这令小泽庆幸不已。>
再说美军战后总结,发现军统获取的日本新式战斗机情报在此战发挥了巨大作用。>
为此,华盛顿特意向山城发来感谢信,某人得意之余召开了盛大的招待宴会,邀请各盟国外交人员共同庆祝这一伟大胜利。>
所以豫省的“些许小事”,国府上下一点都不在意,无非是死些民众罢了,如何比得上庆祝美利坚盟友海战大胜重要。>
灾荒?再议再议。>
左重无奈,将情报发给了老,希望西北能早做准备,但西北本就贫瘠,又能救多少人呢。>
考虑再三,又跟家中商议之后,左重加速了往纽西兰运送难民的速度。>
百姓不傻,早就通过各种迹象察觉到了灾荒将近,面对莱福特公司的招揽,成千上万的农民扶老携幼踏上了未知之旅。>
左家通过一箱箱崭新的日元,打通了日本海军高层,数以万计的难民从津门、岛城出发,乘船前往澳洲以及纽西兰。>
收钱收到手软的鬼子海军根本不管这些人从哪来,到哪去,放行,统统放行。>
截止8月,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内,左家往纽西兰、澳洲运送了超过三万名百姓,相对于数千万灾民,这只是个零头,但总归挽救了不少生命。>
而且随着灾情的加重,会有越来越多的百姓选择远渡重洋重新开始生活。>
等到大战结束,澳纽政府即使反应过来也迟了,左家可不是吃素念佛的和尚,有的是手段和办法。>
某天傍晚,何逸君找到左重,向他汇报移民的最新进展,左重不想在办公室谈论这件事,将她领到楼顶。>
“副座,下个月的人员数量有些多,怕是会超过两万人。”何逸君忧心忡忡道。>
移民不是件简单的工作,运输和安置都需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要不是左家这几年赚了不少钱,根本无法支撑如此浩大的工程。>
左重不在乎钱,鸠占鹊巢的机会只有这一回,错过了再想染指纽西兰和澳洲,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
他点燃一根香烟放进嘴中,淡淡问了句:“澳纽军队在太平洋地区的情报发给大雄了吗?”>
“发了,电文由我亲自发送,记录和底稿已经销毁,如果被发现,我会一力承担,绝不会牵扯到您。”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