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二百三十八章 《起风了》(这章还挺重要的)(2/2)

高,几乎就是完全用弦乐和钢琴进行编曲的,虽然也有鼓点,但是鼓点其实是作为抓节奏的,而不是主旋律。

如果这首歌是作为叶未央个人solo的单曲,那倒是可以选择以上几个版本的编曲,但是考虑团队的话,就不适合了。

好在,《起风了》这首歌追根溯源的原曲,是来自日本的著名歌手高桥优的《ヤキモチ(吃醋)》。

高桥优的原版,在前奏的编曲部分虽然也是以钢琴独奏开头,但是从歌曲的11秒开始,就加入了架子鼓与电吉他。

整体其实是非常乐队的编曲方式,架子鼓、吉他、贝斯都有,层次很丰富,而且间奏还有一段电吉他的solo秀,简直非常的乐队化!

《ヤキモチ(吃醋)》原曲的这种注重于架子鼓和电吉他的编曲方式,其实是一种偏向于慢摇,不过是比较日本本土化的一种慢摇编曲。

最早最早,买辣椒也用券和好友米果依据《ヤキモチ(吃醋)》这首歌而重新作词创作出《起风了》的时候,用的原曲就是高桥优版本的。

只是后来因为没有版权下架后,这首歌又授权给吴青峰,吴青峰就重新做了一版以钢琴和弦乐为主,更加大气恢弘的编曲后,才有后续那么多版本的《起风了》。

周深和林俊杰以及其他各种版本的《起风了》都是根据吴青峰版本的编曲而改编的,这套编曲更适合单人独唱,气势更加恢弘一些,弦乐团也能更加加深这首歌想要给人的那种“起风了”的空灵感。

这两个版本的编曲,其实很难去说孰优孰劣,只是两种不同的风格,两种不同的诠释和理解。

一种更偏向于慢摇,有一点摇滚的味道,但是却不重,那个度把握的刚刚好。

配合上《起风了》的歌词的话,会有一种刚经历过一段感情,大家都想要要你潇洒放手,但是自己却还有些不甘心,嘴上说放弃,心里却满是不舍和不甘的感觉。

而吴青峰的钢琴弦乐版本,则更像是多年以后,经历过很多事,走过很多段感情后的过来人想起了这段感情,回味一番后,发现只剩下洒脱和释然的感觉。

原版的编曲,唱出的是放不下。

而吴青峰版本,唱出的却是放下。

可能是因为原本《ヤキモチ(吃醋)》这首歌的日语填词,就是以一个男生的视角,在写自己吃醋也可爱的女朋友。

所以编曲中就自带这种“虽然吃醋,但是却留恋不舍,只是装一下,还希望你哄哄我”的这种眷恋的味道。

而吴青峰版本是根据《起风了》的歌词,再去深度改编,再结合上吴青峰本身的声线,就造就出了这种洒脱和释然的味道。

单单从编曲的角度来看。

不打烊乐队作为一群二十郎当岁的小年轻,比起释怀洒脱和放下,显然更适合“放不下”。

毕竟年轻人,本身就是希望抓住一切,不愿意放手的。

那句话怎么说的来着。

抓住那只蝉,以为能抓住夏天,这不就是年轻人才应该有的心态嘛!

吴青峰版本中的那种看破红尘的释怀和洒脱,应该是三四十岁的大叔才会有的情绪。

所以,原版编曲的《起风了》,更加适合不打烊乐队!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