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四十六章 疏勒镇风云(9)纳伦都督府司马(2/3)

的刘珧相比,独孤峻靠的是家世、资历,他又带来了节度使的均令,便一锤定音了。

与刘珧相比,独孤峻显得恬淡、沉稳,若不是他没有参加科举的经历,以他的家世早就当上大都护府司马了。

这是孙秀荣第一次见到独孤峻,与刻薄的刘珧不同,独孤峻至少还有些许公忠体国的味道,加上他谦和冲淡,深得都护府上下的喜爱。

但孙秀荣却知道,“就是因为他有深厚的家世背景,才不像刘珧那样急吼吼地向上爬,否则估计也差不多”

饶是独孤峻冲淡,但在刘珧面前依旧是不可仰视的存在,当独孤峻说出此话后,刘珧赶紧附和道:“一切都以节度使、独孤公的意见为准”

独孤峻点点头,“眼下的问题来了,任用谁担任司马为好?”

若是放在以前,将一个汉人司马空降到蛮夷羁縻州,几乎没有人愿意干,因为在这样的羁縻州,汉人司马除了自己和两三随从,并不能携带多少兵马,在翻云覆雨的部落里,随时都要掉脑袋的危险,特别是在四川西北诸多羁縻州更是如此。

但眼下这一切都不是问题,因为合适的人选呼之欲出。

这几日,除了孙秀荣,马璘也很活跃,在协助南弓晓月平定南弓部的零星战斗中立功也不小,听了独孤峻这句话,他的双眼也有些热切起来。

这几日,刘珧自然见到了孙秀荣与南弓晓月之间的亲近,虽然此子有平定南弓部最大的功劳,但这一点却让他有些难以容忍,若不是独孤峻驾到,依着他的秉性,那是肯定要推出别的人选的,像武勇不亚于孙秀荣的马璘更是上上之选。

但独孤峻明显更倾向于孙秀荣,刘珧最终还是选择了家族的大事,按下了内心的急色和妒色。

见大家都不说话,独孤峻说道:“节度使已经得知了这里的情形,眼下突骑施那里风云突变,正是要稳定南弓部的时候,还是由孙郎担任吧”

孙秀荣听了便单膝跪下道:“谨遵均令!”

独孤峻将一卷文书以及几面令牌、小旗交给他,“孙郎,若是你担任纳伦都督府司马,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将有何行动?”

这一节孙秀荣早就想好了,在上一世他的一些措施已经被证明行之有效,这一世自然拿来就用。

“启禀判官,职部是这样想的,眼下无论是南弓部,还是哥舒部,以前较为强势的头人几乎在最近一段时间席卷一空,但这些人虽然死了,他们身后的势力还在,兄弟、子侄还很多,并不是完全没有隐患了”

“故此,职部建议,首先在两部牧户中男丁众多的家中抽调十五岁到十八岁的少年进入司马府,为何选择这些人?因为这些人大多尚未成家,尚没有完全融入到部落日常里去,便有诚心接受大唐恩义的可能”

“职部初步建议在南弓部抽调一千户,若不是不够的话,八百户也可,在哥舒部抽调五百户,不够的话抽调三百户亦可”

“少年心性未定,职部打算让彼等读写汉家书籍,无他,能简单会话,能读写两三百个字即可,将这些家庭全部迁移到纳伦附近,纳伦是两部结合部,既能避免两部争斗,又能防止某一部吞并另一部”

“用这一千余户牧户供养这些少年兵恐怕还不够,咳咳,诸如军服、粮食恐怕还需要大都护府提供一些……”

“有了这些兵员,便可以任命某位哥舒贵酋为副都督,哥舒部本来丁口就不如南弓部多,抽调五百户后实力大减,彼等就算想犯上作乱也力有未逮”

孙秀荣说的也是任用汉人做羁縻州司马的惯常做法,不过在一般情况下,由于汉人司马对当地的语言、民情不熟,名义上督领都督府的兵马,实际上兵权都掌握在都督手里,但眼下的情形又不同,孙秀荣十箭定纳伦的名声已经传遍了盆地,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