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1497章 多读书会有用!(3/5)

到1941年,借着成立大量乙种、丙种师团的机会,日本大本营干脆将这支还没恢复战斗力的常设师团下设的两个旅团取消,将第18步兵联队划到29师团,第3师团师团部直辖3个步兵联队及骑、炮、工、辎四个联队,总兵力由之前的2.6万人减少为2.2万人,加上大量老兵丧失,战斗力早就不比之前了,也就靠着常设师团的名头唬一唬人。

就像抵达衡阳的这支第3师团所属,表面上是一个旅团的规模,其实就是由第6步兵联队牵头,带着2个炮兵大队和3个辎重中队以及两个骑兵中队,最高指挥官是第6步兵联队的联队长松山良政大佐。

真要是打起野战来,四行团能把这拨兵力不过6800余人的老对手打得满地找牙。

松山良政也是被迫的,师团主力由师团长山本三男中将率领着在距离衡阳30公里外设防,就等着中方主力来援,以达到军司令部‘围点打援’寻求和中方主力决战的战略目的,他原本负责城北战事,结果军司令部朝令夕改,感觉3面合围还不够,还得4面进攻令中方左右难支才能觅得战机。

于是松山良政只能携部渡过湘江来到江东那个已经被破坏至毫无用处的衡阳机场,打算渡江作战。

好不容易凑齐了三四十艘船舰,第一波试探性进攻,松山良政就派了3个步兵中队以防不测。

那成想中方的炮火如此猛烈,超过十门火炮打江心船只,还有十来门火炮对己方炮兵阵地进行报复式炮击。

还好船只分布的极为稀疏,损失了大约3艘,其余还算完好,但江岸边上的中方防线也不是吃素的,隔着四百多米重机枪火力点开火,打得汽艇船头火花四溅。

汽艇和木船上虽然也做了准备,堆了不少沙包当工事,可中方那边就是靠概率射击,就是对着夜色中黑影攒射,不少子弹直接打穿船体进入船舱,把躲在里面的步兵射得血里呼啦的。

炮兵阵地这边则因为中方的炮火报复,也不敢一直停留于原地对衡阳城内的中方炮兵炮击,往往打个几发就得用驮马拖着跑路,换个地方再打,炮火延续大受影响。

日军只得暂时退却,等到天亮后可以精确判定中方炮兵阵地再行进攻。

早上8点,在松山良政的指挥下,日军剩下的34艘船舰再次启航。

这次,衡阳城内的炮兵阵地腾起的大量硝烟被日军放出的高空侦察气球给发现,日军炮兵阵地立刻展开炮击。

虽然这是个双刃剑,他们发现中方炮兵阵地大概区域的同时,中方这边在雁回峰上也能看到他们的,庞大海立刻指挥着山炮连同样打回去。

不过这次日本炮兵学乖了,利用江东地广的特点,将24门炮分布在广阔的平原上,每门炮之间足足有300米的距离,除非是中方的炮火精准的跟狙击枪一样,又或者拥有上百门火炮对该区域实施覆盖式攻击,否则很难给其重创。

这的确是当前中方炮兵的弱点,但这也冒着巨大风险,所有的前提是这片区域再没有中方步兵,否则以这两个炮兵大队只有区区两个步兵中队保护的力度,根本无法防御如此大的炮兵阵地。

幸好,直到战斗结束,负责给炮兵当卫兵的400日军也没看到一个中方步兵的身影。

别的方向不知道,至少在江东,中国人应该都吓得缩回城里去了,这是日军步兵们得出的普遍结论。

后续他们会为这个结论付出惨重代价,但至少这会儿是安全的。

由于炮兵被日军炮火压制,守军对江心的炮火强度也稀疏了,松山良政看到了胜利的契机。

这一次,他可在船舱内塞了5个步兵中队,就是为了登陆作战时能有足够的步兵。

“前进!”亲自登上汽艇的32步兵大队少佐大队长山本角太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