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二百零三章:西狩长安(2/3)

那骆逆打进襄州了。”

殿阁之间,曹璨向刚刚坐下屁股的寇凖汇报道:“走襄州一旦北渡汉江,可就到了汝州南阳,离着咱东京,两日即达。”

他不说还好,一说起来,赵恒心里都哆嗦。

不知不觉间,叛军竟然都打到家门口了。

“现在满朝文武都就着战和争议不定,故而请太师来拿个主意。”

战和不定?

寇凖一愣,他还当是赵恒商量迁都的事呢,怎么扯到战和上去了。

疑惑着看向赵恒,后者接了话,垂首叹气。

“朕欲诏安,封骆逆...骆永胜为楚王,领江南路、荆湖南路,世袭罔替。”

朝廷已经被逼到这个份上了吗,赵恒已经被逼到这个份上了吗?

现在想起来诏安,晚了!

寇凖心里直叹气。

还封人家楚王,人家本身就是楚王,能看得上你敕封的王爵吗。

至于世袭罔替更是笑话,等骆永胜坐了江山,难不成还立你赵家子孙做太子,再把江山还政于赵家?

捏着眉心,寇凖摇了摇头。

“陛下,恕臣直言,那骆逆自号人皇正统,他是不会、也不可能接受诏安的,骆逆奸猾狡诈野心勃勃,行着谋朝篡位之事、存的就是九五至尊之心。

所以朝廷不能和,也不可以和。”

不能和那就只能战。

赵恒更加无助,把所有的希望都寄在了寇凖的身上,可怜巴巴的离开金椅,来到寇凖面前,在后者不明所以的起身相迎时,冲着寇凖一揖到底。

“平仲帮朕,平仲,帮帮我大宋,救救这祖宗留下的江山吧。”

说着话,赵恒一时间没有绷住又哭了出来:“朕知道,朕的父亲做皇帝,天下风言是窜了太祖的位,得国不正乃有此间之祸。

朕今日对天盟誓,只要平了骆逆,朕就立马禅让,把江山还给太祖一脉,先皇太宗一脉自朕及下,时代皆为宋臣!”

此话一出满朝皆惊,连寇凖都下意识退了一步,不可思议的看向赵恒。

皇帝这是受了大刺激啊。

“寇卿、寇相、寇太师。”赵恒攥住寇凖的手,泪流满面双目哀切:“您一定有办法帮朕、救这江山的对吧。”

这一刻,二十多年的私交感情涌上心头,寇凖心里面曾经对赵恒所有的隔阂全部冰释瓦解,脑子里走马灯一般的闪过无数画面。

最后定格在这一刻,定格在赵恒这双悲伤焦急的眸子。

罢了!

寇凖反手握住赵恒,郑重的点头:“既然陛下有托,臣愿一试,请陛下带十五万大军移驾西狩长安,臣领五万军于东京,待剿贼后,便去长安迎陛下回京。”

“缘何要朕离开?”赵恒愣了一下:“当初瀛洲之战的时候,寇卿不是说只要朕亲临前线就可激励三军士气吗,如今国破家亡成生死存亡之局,朕反而要西狩长安呢。”

因为你留下只会拖后腿!

这种话寇凖当然只能在心里说,面上叹气道:“此一时非彼一时,骆逆此人臣最为了解,此人狡诈如狐,行举不按兵法常势,而且暴戾狠辣,若陛下在,臣怕骆逆行桀虐之举,迫害帝心啊。”

河南路是什么地方,是京畿重地,东京城外,老赵家的坟都在这呢。

说句不好听的话,万一骆永胜掘了帝陵,把赵大赵二还有赵恒他娘的尸体挖出来,抬着尸体攻城,让赵恒看到,还不直接把皇帝给气死。

到时候二十万禁军还没打呢就会先崩溃。

那他寇凖作为防守一方的总指挥就成历史的千古笑话了。

赵恒不傻一点就透,当下就明白了寇凖的意思,不免哭的更加悲戚。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