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三二七章 功臣(2/3)

/>

而这个决策无疑就是在宣告前军的死亡,大家都心知肚明,但从

某种角度来说,这也的确是为了遏制损失扩大的无奈之举,用一个壮烈一点词来说吧,壮士断腕。

可如果他们做出了不一样的选择呢?比如和笼子里的人们有着同样的决心去一起撕开一条生路?

过去已经无法挽回,但从过去的结果中我们同样可以验证一条结论——他们总是要选择牺牲最小的方式去获得最大的利益。

不管怎么说,这件事儿都已经过去了,而尽管万骕营的前军损失殆尽,尽管第一先锋魏溃在擅杀数人之后叛离出走,但万骕营不会因为一个人的离开或一群人的战死有所改变,他们还是精锐。

在重整旗鼓的过程中,或许是要为了安抚这位「魏家班」二号人物、中流砥柱的情绪,魏成代替了魏溃的存在被任命为新的先锋。

而在罕儿洲之战的一年以后,这个新任的先锋又碰上了当年的老对手——他们第一次独立出兵所遭遇的右亲王王部。当年魏家兄弟活捉了右亲王的儿子兰剑,逼迫王部统领阿穆尔乞降,为天狼军谋得了关外土地百里的空间,但众人仍旧对厉将军放虎归山的举措有所不满。

而又一次的狭路相逢,魏成并没有重蹈当年覆辙,当年的失手让他耿耿于怀了五年之久。

挥旗,突击,奇袭!新的前军部队并不像过去那样训练有素,但魏成身先士卒地闯入右亲王王部的阵线当中,挽雕弓如满月!

两人的第一次交锋,以互射了一箭的平手作为告终,但阿穆尔徒手摘箭的本事还是更胜一筹,而这一回他却失手了。

阿穆尔的反应不减当年,将箭矢稳稳拿在手中,但魏成的箭法也早非过去那么青涩,他发的可不是一箭,而是三箭!藏在箭羽之后如隼的连珠箭精准地叼走了阿穆尔的右眼,最后一箭顺着头盔与胸甲当中的空隙径直没入了这位王部统领的咽喉。

在士气低迷之际临阵斩杀敌方指挥官,魏成所立下的大功还不止如此,由于阿穆尔的阵亡和右亲王王部的全灭,致使全军势如破竹地进发,獦狚右亲王兰奎只得独自脱逃,而凭借这样的大功,魏成连升数级,赐将军位,几乎与厉铎平齐。

扑漠大捷当中,魏成的事迹可称一段传奇,几乎是以一己之力打开了局面,并且让盛国对于獦狚的态势转守为攻。此等大事甚至惊动了朝廷,一时间神箭将军之名轰动全军,朝中甚至还派人为他撰书立碑以彰嘉奖。

而魏成,也趁着这趟机会回了一趟魏家村,衣锦还乡。

但他心里却清楚,从即日开始,这魏家村便不再是他的故乡了。

魏成回到这儿的原因除了要接走父母之外,还有一件事就是打听魏溃哥的行踪。魏成也籍由立功的事情欲为魏溃洗刷当年罪名,但一方面厉皑山亲自通知他以后不要谈及此事,另一方面自打魏溃逃走之后也是音讯全无,所以魏成也非常苦恼,只得寄希望于魏溃回到了魏家村,若是二人能够在此地遇上再从长计议。

等到了魏家村之后,魏成才知道魏溃不但在这一年中回来过一次,而且还把父母一起接走了——当时魏溃叛逃之后各地官府就签发了缉捕令,当然也不会放过魏溃回家的可能,只不过在询问、蹲守了数月都没有任何蛛丝马迹后便放弃了,想来一个罪人也是不敢回家的,而魏溃接父母离开也是速战速决,前一天也没人见过他回来,第二天就已经看到魏溃一家老小已经不辞而别,只留下一间空房。

听完乡亲们描述了个大概,魏成心中也是哭笑不得,这俩人不愧是堂兄弟,连行事作风都一模一样,只不过一个是以罪人之身,一个具有功臣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