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693章非洲不消停(3/4)

一年就退役了3000多军人,全部都安排在虎门市及近郊城镇,充实该地区地主武装。

今年10月底,又再次退役了3000多军人,除了部分安排在虎门市周边地区,其他军人陆续安排到西安市,埃德市等地,为该地区增添了数千个中小型种植园主。

索马里州的核心在西安,埃德,虎门一线,全长603公里的铁路干线早已贯通,从吉布提地区向西一直延伸到厄立特里亚地区,终点站在虎门市。

从虎门市延伸出的一条20多公里铁路支线一直修到虎门关下,将这座傲立于山岭之间的雄关与后方城市紧紧联系在一起,极大的增强了关隘防御韧性。

真正说起来

支持虎门市繁荣的根本原因在于大规模的走私贸易和位于红海港口的中转贸易,给这座新兴城市增添了巨大的发展动力。

如今,新的发展契机来临了。

1893年2月12日,埃塞俄比亚皇帝孟尼利克二世知会意大利政府,自1894年5月2日起,将不在履行《乌西亚利条约》的一切权利及义务。

消息传回去后,意大利人顿时爆炸了。

从罗马到西西里岛,到处都是一片喊打喊杀的声音,作为拥有上千年使用黑奴历史的国度,意大利王国拥有对非洲黑人土著的绝对自信。

意大利王国政府上下义愤填膺,立马向非洲地区输送1.5万人规模兵团,交由巴拉蒂埃里将军指挥武装入侵埃塞俄比亚,准备一举将埃塞俄比亚王国彻底覆灭,让他们尝尝意大利人的厉害。

战争由此爆发,结果却让人大跌眼镜。

1894年7月17日,首批意大利军团抵达卡萨拉,并在那展开第一场战斗,击败了当地非洲土著酋长集结的数千人军队,获得第1场胜利。

埃塞俄比亚王国军队总数十万人左右,7成以上装备后膛步枪,其中有1万名骑兵,在英国和大洋王国雇佣兵教官的训练下,战斗力并不弱。

埃塞俄比亚的各土著领主同时也是军队司令官,为了保卫领土,他们普遍战斗意志顽强,而且作为北非古老王国,埃塞俄比亚在近代以来与西方传教士,商队,雇佣兵团体接触频繁,并不是对西方一无了解的非洲土著王国。

孟尼利克二世的嫡系部队是王国核心,这支部队高薪聘请了西安市,虎门市华裔教官训练,火枪装备率达到100%,甚至拥有三十几门从虎门走私而来的野战火炮,战斗力在黑叔叔中算是比较强的。

1895年1月,意大利军队接连八次击败各地土著酋长,豪取8连胜。

3月,意大利军开始全面进攻,成功攻占阿迪格腊特。

在严酷的战局面前,埃塞俄比亚皇帝孟尼利克二世坐不住了,以割让厄里特里亚部分领土的重大代价,邀请的雇佣兵之王李勇男爵率部参战。

对于雇佣兵而言无分立场,只看重利益。

所以,李勇男爵欣然接受邀请,登高一呼,便组织了1800人的雇佣兵军队进入战场,

此时,埃塞俄比亚王国已动员了15万人军队,并且从西安市走私了大批步枪等军火装备部队,咬紧牙关准备无论怎样艰难,都要打赢这场战争。

在虎门雇佣兵入场之后,战场形势迅速开始逆转。

1895年4月7日,李勇率部配合埃塞俄比亚的马科涅诺公爵,在安巴—阿拉吉的战斗中实行正面佯攻,重点侧翼迂回战术,一举击破意大利炮兵防御线,3000名埃塞俄比亚骑士配合1800名雇佣兵发起冲锋,彻底打垮了这支3500人规模的意大利军队,赢得第一次重大胜利。

消息传出后,意大利军团军心震动,巴拉蒂埃里将军意识到遭遇到了劲敌,迅速向国内请求增援。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