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1090章私心作祟(3/4)

福寿确实对寒冷的西伯利亚地区不感兴趣,也无意在远东扩张,但是他看中了俄罗斯的另外一块地方,那就是克里米亚半岛。

从地缘政治角度来看

历史按照李福寿所知晓的轨迹运行,俄国的新政权将给欧洲带来巨大压力,在战后利益分脏中,大洋帝国的领土诉求能够获得大部分欧洲国家的支持,但不一定包括英国。

这是因为大洋帝国在克里米亚半岛的军事存在,将会极大的分担欧洲的压力。

而作为主导全球局势的霸主,伦敦天然对能够威胁其全球霸主宝座的国家,怀有浓重的猜忌心理,更不愿意看到大洋帝国将势力伸到欧洲来。

以法国为首的欧洲各国,不存在捍卫全球霸主地位的需求,因此欢迎大洋帝国在欧洲发挥更重要的作用,表现的较为友好。

而英国人则不同,维持大英帝国的全球霸主地位,打压一切可能的竞争对手,关系到英国的根本利益。

在协约国先后赢得索姆河与凡尔登两场关键性战役的胜利之后,英国人的态度出现了微妙的变化。

这体现在英国民间舆论对帝国远征军的宣传论调上,比如近期遭到民众热议的“巧克力街道”事件,将正在英国休整训练的远征第3集团军推上了风口浪尖。

在英国远征军招募的志愿兵中,“社区营”“街道营”占据了很大比例,这些由社区内亲戚朋友,熟人,父子或旧识组成的步兵营凝聚力量,战斗力较强,丢下战友独自逃跑的情况很少见到,原本是英国远征军引以为傲的王牌。

但是在堪称地狱的索姆河战役中,有多达76个社区营全军覆没,130多个步兵营遭受重创,伤亡高达45万余人,这导致大片的本土街区出现寡妇街,寡妇镇和寡妇社区。

失去了绝大部分青壮年男性的街区,随之也失去了活力,陷入一片凄风苦雨之中。

恰在此时

充满青春活力的大洋帝国远征军部队抵达,一个个元气满满,荷尔蒙爆棚的年轻男人,扰动原本沉寂的社区沸腾起来。

不论是白天还是晚上,在帝国远征军士兵光临较多的街道上,总会出现大量花枝招展的女人,一块巧克力或是一把奶糖就可以带走,一包烟可以过夜,很多已经发展成为情人关系,尤其是军官们……

这就是“巧克力街道”的由来,原本这种事儿在第一集团军抵达的时候就层出不穷,到如今已蔚然成风,甚至吸引大量外地的英国女人赶来,活跃了当地经济。

20世纪初

英国社会风气相当之保守,很多事情能做不能说,一旦爆出来就是丑闻。

出于各种方面考虑,一开始伦敦政府极力压制舆论报道,采取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宽容态度,这些即将奔赴法兰西战场的士兵们,谁知道有几个能活下来?

谁知道,索姆河战役的结果让人大跌眼镜;

大洋帝国远征军祭起了“空地一体战”的大杀器,对令人闻之色变的德军实施连番绞杀,摧枯拉朽一般的赢得了胜利,震动了欧陆。

看到大洋帝国不可遏制的崛起之势,各种羡慕嫉妒恨涌上心头,心态就特么失衡了。

于是乎,类似“巧克力街道”事件的报道层出不穷,变着花样的抹黑远征军官兵,各种不合作与拖后腿都出现了,简直一片乌烟瘴气。

这引发了英国社会舆论的强烈反弹,对帝国远征军的观感由正面转向负面,协约国内部的隔阂与摩擦加剧,内耗增加。

进入17年之后

英国担心影响英镑的国际地位,对于“金洋国际结算法案”采取不合作态度,这进一步加剧了内部摩擦,更影响了国际物资贸易。

眼看着世界大战迎来了胜利曙光,协约国内部矛盾迅速增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