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34章 二道贩子(2/3)

明的魔鬼告的阴状。

会后,他们回到县城。

县城和乡村在地图上,可以忽略不计,平面距离就是一点点,但是,到了实地才发现,相差得太远,走起来,需要大半天,走到绝望,看不到一线希望的时候,那就是快到的时候,这个时候才会深深体会生活的艰辛,就连走路,都变得如此沉重。

因为初来乍到,还是留有情面的,没有选择在更远的山区,否则,需要走上一天才能到达县城。归州县之大,无法想象。大就大在崇山峻岭,不知道要经过多少弯、多少河才能到达目的地。山路弯弯,依山而建,线条非常优美,那弧度恰到好处,在山的基础上修路,路才显得非常美丽。这是上帝给山区人的珍贵的礼物。在城市,公路都是笔直的,没有曲折变化,就像格子里填字,是一种游戏,显得有些机械和呆板,没有变化,不太美观。开车时间长了,说不定还会钓鱼。山区的公路看起来条条路都一样,仔细一看,还真有区别。有变化,才显得美。

山里人不愿意进城,原因很简单,就是山高路远,这是不争的事实。可是,有些时候,必须要去县城,这就没办法了,只得走,一般情况下,是坐车;或者骑摩托车,或者走路。走路是最辛苦的,要翻山越岭。

坐车也不简单,需要走盘山公路,垂直距离没有多少,但是,曲线距离非常远。

第二天,和颜波等人一起看水管,比较价格,然后先买一部分用于施工。

这是他提出的,按道理说,他开小卖部,多少有点存货,村里人有的找到一些小水坑,买了管子,就可以接通到家里。他开店,店里不准备一些水管,还真的让人着急。他肯定在没卖完的时候就去进货,免得到时候没货,那就麻烦了,总不能让顾客空手而返吧?他的仓库里都还有些水管,但他不愿意拿出来,他在骨子里还是认为,这是外来的项目,是别人的关心的事,大家的事,大家的事大家办,不能拿自己的东西出来,怕好死了大家。

正因为如此,他才处处斤斤计较。季柯南隐隐觉得这个村有点复杂,虽都是一个姓,可是,人心都各自有一本帐,先满足自己的私欲再说,不管他人瓦上霜。

颜波常常到县城里进货,当然清楚了一些进货途径,知道哪一家商铺有信用,物美价廉,不坑人,就在哪一家进货,所进的货不多,也不伤筋骨。先小试牛刀看看再说。颜波负责管理物资。他们一起找了辆小货车,把水管运回村里。

因小货车坐不下这么多的人。在山区,客货两用车很是流行。而村民避免不了和农用物资打交道,从事生产,需要更多的时间来管理自己的耕地。

另外,需要更用心地去处理三农事务,这不是外来人关心并且去做的事,而是每个村民都要做的,因此常常坐车进城,然后返回,从而让山里的交通发达起来,司机也能从中获利,聊以养家糊口,甚或过上小康生活,让日子过得滋润。

于是季柯南和另一位管委会的成员另外坐车回村。这人名叫严二多,他说:“颜波是个人贩子。”

季柯南好奇地问:“你怎么知道的?”

“我们全村老少爷们没有不知道的。”

许二多说道,“这小子脑子灵光,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人们选他出来,管理水利项目,因为村里复杂着呢。人心不齐,做好事没有,做坏事的倒有一大箩筐,选他出来,叫‘以毒攻毒’。”

他笑着问:“是真的吗?”

“当然是真的。”许二多说,“这小子靠拐卖女人发了点财。就在项目点办公室那附近,他在那里开了小卖部,靠着一张铁嘴,和小恩小惠拉拢人心,包括项目干事,小严和老颜,都被他拉拢,才得以受到各方面的庇护。不说别的,就是在项目点开商店,一般人想都别想。这小子有门道儿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