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118章 一条死路(3/3)

,在家里开了小商店,方便周围群众生活。大家也照顾他家,总是舍近求远,到他家来买东西。他本来是健康人,年轻时,是村里的拖拉机手,很聪明,对机械无师自通,加上他能说会道,成了远近闻名的人。关键是他明事理,考虑问题比较全面,也能调解纷争,威望较高,只是因为残疾,没有参与到项目管理中来,非常遗憾。

不一会儿,人们陆陆续续到了。

开始开会,和平时开会不一样,开会就谈问题,怎样解决,不扯东拉西的。

“马上要挖管槽,动员大家齐心协力,把管槽挖通,准备埋水管,让李家梁子的早点吃上自来水。”李干事说。

“不行。不能从我们房子后面过,如果水管爆炸了怎么办?”5组代表说。

“那你说怎么办?”贾财务问。

“我不管,反正不能从我们这里过水管。”5组代表说:

“难,难,难道从天上飞不成?”李华发说:

“飞不飞不关我们的事,我们也没有水吃,谁管我们?凭什么不让我们吃水?难道我们是二奶生的?”5组代表说。

“都是大妈生的,没有二妈生的,一视同仁,公平对待,不存在歧视。大家有意见可以提,好说好说。”贾明珠说。

“大家别闹了,我说个方案。看行不行。水管经过的谁家,就在谁家开一个三通,粗变细,直到家户人家的厨房外墙,室内水管安装自己的负责。”李干事说。

“那、那、那怎么行?如果家家都开口子,水能到我们那边吗?水够用吗?如果大家都浪费,让水敞开了流,拿水去抗旱,我们都快渴死了,人家把水往自己家的水田里灌,那、那能成吗?”李华发说。

“其他人是什么意见?”李干事说。

“我支持老李的建议。不过,每家每户都要安装水表。有钱人买得起水的,尽管放水抗旱。按水表读数收费,每吨多少钱,再商量,参照以前的标准。这个可以问问老管水员贾茂刚的意见。”贾明珠说。

“这个提议很好,只要是土豪就可以任意花钱,随便放水抗旱,或者养鱼都行,只要有钱,不做干涉,还有谁补充吗?”李干事问道。

“我基本同意老李的意见,在此感谢基金会两位项目主任!你们辛苦了!跑那么远来我们村来献爱心,真是我这一辈子没见过的好人。大家都让一步,学学人家,都献爱心。水又不是**,怎么会把房子弄坍塌呢?万一塌了,我负责赔。大家都安装水表,按读数算水费,一视同仁。我支持!”贾思志说。

“那还是没有保障,我们几户离另一个水源还近一些,不想和李家梁子共用一条水管,需要另外做一口水池,这个条件必须满足,否则就不准过水管。”5组代表说。

“那、那好,你们狠、狠,看谁狠!你们不准我们吃水,我们就不准你们走路。村里公路经过李家梁子,你们的农用车包括人,都不准从我们门前走,要走,也可以,拿买路钱来。”李华发说。

“这样闹就没意思了,何必呢?大家都是一个村里的人,到外面了都是老乡。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亲不亲,故乡人嘛。水管是一定谁通的,补偿款是没有的。本来想在前两个月就开挖的,考虑大家的庄稼没收割,怕毁坏青苗,现在该收割的都收割了,地也闲着,趁这个机会挖了管槽,把水管埋了,今年杀猪就不用挑水烫猪,不用愁了,如果大家这样僵持着,受害的还是大家伙。”贾财务说。他会说,但是,做的事不见的被人看好,到底怎么解决这个问题,还需要进一步讨论。

柯南听贾财务说话,貌似很有道理。但是,不能仔细推敲,一推敲,就会发现漏洞,好在大家好像没有仔细听他说话,或者已经听到了,但此时大家都沉默了。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