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荆州府城 潮起之始(2/3)
,施政方面便是雷厉风行,分别从地方人事、经济、治安上多方面下手进行改革,逐步为朝廷收回了被蚕食掉的基层统治力,但也大大得罪了荆王府这个地方实力派。
这些年遭受的暗杀就不下于十起,即便六扇门分明暗两方面进行保护,也感到越来越棘手,才不得不请外援。
杨影枫偷偷观察着这个一州之长,只见他并未穿绯红色的官服,而是身着儒衫腰悬佩剑,态度热情亲切,让人心生好感。
再观察他双目,却是精神矍铄,炯炯有神,行走之间更是步履如风却又沉稳异常,每一步仿佛丈量一般准确,显然功夫不弱。
只是他年至中年,与谢冲衡相当,发间却染了不少白霜,眼角与额间皱纹十分深刻,显然近些年来所遇之事压力甚大。
他朝谢冲衡与谢真拱手道:“早闻真武派二位真人将会来访,本官可是期待得紧啊。且先进来,不知诸位可曾用过午膳?”
他一把拉着谢冲衡的手,便往府衙内走去,谢冲衡被他这么热情的态度弄得也是十分惊讶,只能陪着笑容一起往内走去。
一路上互相客套,穿过办公的大堂和一处花圃,来到居住的后院客厅,方才分宾主坐下。
刺史府中这一路,杨影枫悄悄观察来看,府中多是男丁且人人佩戴刀剑,侍女极少。且看动作都是身怀武功的样子,但做事时却也都是一丝不苟,虽见外人进来,却没有丝毫紧张,更不用说露出杀气等情况。
杨影枫在脑海中模拟了一下府中所见之人站立的方位,互相之间竟然毫无死角,且都能做到相互支援,并且无论刺史走到哪个地方,都至少可以窜出四人对其贴身保护。
这还只是杨影枫明面上观察到的情况,更不用说府中必然存在的暗卫。
刺史府中外松内紧,看似没有章法,实则戒备森严。
杨影枫等人作为晚辈,依着礼数没有与长辈同坐,而是分别站立于谢冲衡与谢真身侧。
待府中杂役奉了茶后,范清辉才开口道:“谢真人,想必朝廷委托之事,诸位已经明了。本官行伍出身,也不再拐弯抹角。
本官奉皇命来荆州府城,就是针对荆王府而来。近些年无论是重设郡兵、打击走私、整顿吏治、汰换官僚、清丈田亩、厘定税收,诸般之举已是大大得罪荆王府。”
杨影枫听得暗自咂舌,心道,你做的哪件事都是打在地方实力派的腰眼上,人家怎么可能不恨你!没被搞死真是天之大幸。
又回想起大夏的一些奇葩制度,比如开国时期,由于太祖并非马上而取天下,是受门阀世家推举而成的天下共主,因此皇室权威不如以往的大一统王朝强势。
门阀世家倒还好说,他们寻求的是共治天下。不像地方藩王,想要的是割据一方。只是门阀世家与皇室合为团体,力量整体要强于各地藩王,因此藩王也只能寻求妥协,但权力仍然巨大。
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能保有私兵,兵力依据州县大小而定,不像这个世界以往历史上的藩王只有其名而无其实。
荆王府最强盛时私兵数量有两万,但是在历代有能力的天子制衡削弱下,现在已经法定为五千之数。削弱了地方藩镇的军力同时,却又将地方政务让出不少,这便是妥协。
因此藩王除了无法指挥地方郡兵以外,可以插手地方上各处政务,甚至朝廷任命官僚,还需和藩王商议决定。
所以大夏藩镇,虽不像中唐以后的地方节度使那么权威强盛,但也是朝廷的一颗毒瘤,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那种。
谢冲衡与谢真听得仅仅只是皱了一下眉,有关朝廷与荆王府之事,他们二人从掌门那里得到了足够的信息,是以早有心理准备。
范清辉没有在意二人神色,继续说道:“便是本官遭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