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83章 逆风0007(2/2)

而最让乘难以理解的则是那些处在青春期结婚的和没有结婚的女子们。

这些女人,在樱花女子学校接受了专门的技能训练,她们来到中国后,无论在何地,都使用了一个共同的名字——阿菊。

只有她们的上线和那些专门从事情报工作的间谍们才知道她们每个人真实的名字。

这些年青的阿菊们,不仅长的人见人爱,同时又都精通汉语,甚至人人都是中国通。

“报效天皇,报效大帝国”,本着这样的宗旨,这些阿菊们,各个人都被训练得温柔娴淑,对男人体贴入微。

这些年青的在中国的阿菊们,多数是在当时中国相对发达的城市的高级饭店里做女服务员,而背地里,则专门勾引中国当地的手中握有实权的地方官员,从中窃取各种情报。

而那些来到东北的阿菊们,则多数通过贿赂当地的警察,以中国人的名义开了许多小旅店谋生,从南来北往的客商们口中刺探各地的情报。

在一些军事要地,阿菊为了获得军事机密,则不惜在一些上些档次的旅店里当起了窑姐。利用她们学到的让男人骨软筋酥的床上功夫使一些中国的军官也甘心情愿的成了这些阿菊们的帮凶。

在“为了帝国,一切都要付出”的口号的鼓吹下,这些年青的阿菊,结婚的和未婚的,把精神和肉体都奉献给了即将要强大起来的大帝国。

当时,尤其以来到中国东北的间谍为多。

这些间谍们,分散在中国各地。

在东北的诸多派系的间谍中,以黑龙会最为著名。

这是一支当初由一些的武士、浪人组织起来的民间组织,后来随着力量的壮大,收集到了许多政府有用的政治、军事、经济情报后才逐渐得到了政府的资助。

这些间谍们,所做的功课,用一句我们中国人的话说,真是功夫到家了。

据一些后来被俘获的间谍交待,他们收集的情报,不用说每个城市有多少人口,多少条街道了,就连乡下的农村,每个村子有多少耕地、农具,每年打多少粮食,甚至每家养了多少只鸡鸭鹅及牲畜都了如指掌。

这些间谍为什么连中国人养的鸡鸭鹅的数据都要收集呢?间谍们交待,目的是便于他们收集情况或遇有重大行动时,所带军需不够时的不时之需和制定某项重大活动时的物资储备的参考,用中国人的话说是:大军未动,粮草先行,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明治维新刚刚20几年,的国力已发生了巨大变化,为了实现脱亚入欧的梦想,蛇发动了吞象的战争。

1894年的甲午战争还没有开始,就早已注定了清王朝必败的命运。

(本章完)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