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368.长空飞鹰(3)(2/3)

求。而为了能够照顾云清,一个母亲可以送走幼子。

这番的筹谋,决绝,皆是大智慧大取舍。

“云清信你,我便信你。”痔仪道√仪与云清没有什么交情,但这句话分量尤重。

凌寒与林熙宁联络,林熙宁安排叶青岚赴美;凌豪与凌豪、凌言联系,最后决定由凌豪夫妻赴美,带走云清与痔仪的幼子,交给凌言美国同学抚养。

凌晨有心安排大姐凌华与凌豪共同赴美生活,却被凌华果断的拒绝。尽管凌华与凌豪渐渐的减少了在上海的经营,并没有什么工作生意上的牵绊,但是,凌华执着的不愿意离开故土。

最重要的是,留在国内,他的几个弟弟都是军人,风雨飘摇的局势,她要留在他们身边,知道的安危才心安。

带着凌寒的叮咛嘱托,凌豪与季雅和带着两个年龄相仿的孩子赴美。

————

去岁冬,国民军在绥东的战斗取得了胜利,打败了日本支持的蒙古王公,上下皆是鼓舞欢腾。及至7月时候,当宛平城战火一起,国民军血战卢沟桥的时候,大家都期盼着胜利。

事变之前,宛平城已经被合围之势≡北是满洲热河,以西有蒙古,连丰台都有关东军的营地,宛平城已经成为北平出入的大门口≌本频繁在宛平城外军事演练,各方都有警觉。

国民军毕竟还没有做好一战的准备,但是,军人都是敏感的觉察着军情的紧急。

频繁的军事演习容易擦枪走火,宛平城的守军只能枕戈待旦。

宛平城的枪声是那一夜的意外,却终究不是那场战场的意外。

日本借故士兵丢失,要求进宛平城搜查,被拒绝,旋即炮轰宛平城。对于日军突然发动炮击,中国第29军司令部立即命令前线官兵:“确爆沟桥和宛平城”,“卢沟桥即尔等之坟墓,应与桥共存亡,不得后退。江文凯下达指令“不屈服,不扩大”和“不求战,必抗战”,并指示"宛平城和北平市的负责人,应固守勿退”,“卢沟桥、长辛店万不可失守”。

29军将士在卢沟桥浴血奋战,抗击敌军。29军的英勇得到了尊重、各地民众纷纷组织团体,前去一线送慰问信、慰劳品;学生们组织慰问团,到前线救护伤员、运送弹药;卢沟桥地区的居民箪食壶浆,自发的为部队送水、送饭,搬运军用物资;长辛店铁路工人迅速在城墙上做好防空洞、挖好枪眼,以协助军队固守宛平城……

七七事变爆发后,日军的进攻遭到了中**队的顽强抵抗。

7月中旬,江文凯发表讲话,严厉指斥日本侵略,宣布“再没有妥协的机会,如果放弃尺寸土地与主权,便是中华民族的千古罪人”,“如果战端一开,那就是地无分南北,人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皆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们只有牺牲到底,抗战到底,惟有牺牲的决心,才能博得最后的胜利”。

此时,日本集结关东军20万军队左右于平津之地,国民军29军以及在南苑训练的军喧1000余人全员参战,战争一触即发。

26日,日军向29军发布最后通牒要求国民军撤出平津,29军拒绝,向全国发表自卫守土通电,坚决守土抗战。28日,日本关东军、朝鲜军等部队向宛平城29军发起了进攻≌本军同时向北平四郊发起进攻,国民军军奋勇迎战∠苑附近的战场尤为惨烈,副军长佟麟阁殉国。29军伤亡惨重,一两日阵亡逾五千,最后江文凯下令29军撤退。29日,国民军撤出北平,撤退至保定,30日天津陷落。

《北平时报》刊登着29军战败,和佟麟阁将军殉国的消息。

笕桥航汹,将士皆是眼眶发红。

凌寒看着照片,照片上的地方那么熟悉,宛平城,南苑,似乎一片瓦都是熟悉的,而今,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