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案件分析会(2/3)
该是李斯特总督察和马丁内斯这样的警官。
也许是升职的时间还太短,纳尔森还不适应身份的转变,或者说他和乔治一样,非橙爱一线的侦破工作。
从内心深处,他就根本不愿意发生这样的转变,所以才会发生今天晚上他躲开上级的纠缠,亲自到医院去进行调查的情况,但这只会是一个特例,不可能成为超。
纳尔森又问:“卢西恩的妻子和孩子们,有消息了么?”
李斯特说:“暂时还没有,虽然时间太晚了,我们派去的警员还是想尽办法询问了很多邻居。
目前为止,最后有人看到她们的时间是下午15点,也就是说在那时他们还没被绑架,卢西恩的到家时间,估计是接近19点左右,她们是在这中间的四个小时内被绑架的。”
这时,一直只是旁听,始终没发言的马丁内斯忍不住的插话说道:“卢西恩为了救妻子孩子的性命,愿意拼上自己的性命,我能理解他的想法,可是却很不赞同。
不说他的枪击行为,造成那么多人失去生命的惨痛损失,他这样一死百了了,难道就将妻子孩子的性命,寄托于那些没有人性的绑匪会遵守信用,不继续杀人灭口么?
最让我心痛的是,他是一个在扫毒组和凶杀组都工作过的资深警察,难道就这么不相信我们自己的能力么?”
纳尔森等人无言以对,他们都是从业多年的老警察,看到卢西恩警官的悲惨结局,难免有些兔死狐悲的感觉。
不禁会设身处地的扪心自问,如果换成自己处于卢西恩的位置,应该怎么办呢?
批评和赞同都有不妥之处,现在也不是讨论这个话题的时间,纳尔森明智的转移了话题,看向乔治说:
“乔治,把你的想法都说出来吧,哪怕是纯粹猜测的也是有价值的,我们可以一起分析下,在这个关键时候,我们尤其需要你强大的推理分析能力帮助。”
乔治没有客气,当仁不让的组织着语言说到:“对卢西恩警官的决定和行为我不评价,但我觉得,事情也许不是这么简单的。
无论是他内心的心理情感因素,还是他当时面对的实际情况,可能根本就没有给他别的选择,我说下我现在的一些推测。
目前知道的一个事实是,这个事件的起因,是某人或某个组织为了必秘密而杀人灭口。
他们足够疯狂但绝不是傻子,敢于冒天下之大不韪的杀进警局里灭口,在行动之前,他们就会知道后果有多严重,这个举动的反噬有多大,必然会引起警方的全力调查,不抓到凶手绝不会罢休。
幕后主使者愿意承碘个风险,那么就可以推论,这个被必的秘密一定足够惊人,对他们的破坏力非常大。
秘密一丝一毫都不容泄露,同样也能证明,能拥有和掌握这样秘密的人或组织,一定能量巨大。
另外纵观现在知道的证据,可以肯定的一点是,这次枪击事件的发生,对我们来说是一个突发事件,对幕后主使者也同样是。
因为几位被灭口的嫌疑人,都是中午到下午的这段时间内才被逮捕的,晚上不到20点就发生枪击事件。
从他们被逮捕到被枪杀,只有几个小时的间隔而已,中间还要策划绑架卢西恩的家人,胁迫他到警局杀人。
在如此短的时间内,他们就做出杀人灭口的计划,并坚决的付诸行动,必然要具备几个条件。
首先,他们要有足够灵通的消息渠道,知道他们为了必秘密正在追踪的那位,想杀人灭口的嫌疑人,在下午已经被奥查德分局逮捕。
其次,他们要非踌悉奥查德分局的内部运作情况,包括嫌疑人被逮捕后的具体关押情况,分局对嫌疑人的后续处理步骤等等。
只知道这些情况还远远不够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