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8章:琅琊诸葛家的前世今生(2/3)
。
“唉!你们呀!我的这一个县令,迟早要毁在你们身上!”丰县县令笑骂道←再次伸了一个懒腰儿,在亲随小童的服侍之下起身穿衣‖刻之后,他盥洗已毕,出了卧室,安步当车缓行几步来到三堂↓堂是县衙的内堂,每日早上,他照例是要和二弟三弟在此用餐的。
果不其然,他来到三堂之时,三弟已经在里面等待多时了,只是二弟还未曾到来。“子平,你来了?如何不见孔明?”他诧异地问道。丰县县令复姓诸葛,单名一个谨字,年方二十六岁。二弟诸葛亮,字孔明,十九岁,现充丰县主簿↓弟诸葛均,字子平,十六岁,还在求学☆葛家是徐州琅琊国阳都县人,算是冠缨世家,在徐州以饱读诗书,学识广博闻名。
祖父诸葛丰,字少季,因通晓经术而做郡文学,性情刚直不阿。贡禹任御史大夫时,任命诸葛丰为属官,并推荐他为侍御史—帝之时,曾经提拔诸葛丰做司隶芯,他侦察揭发没有回避任何人,京师人送了他个俗语“间何阔,逢诸葛。”“间何阔”之意为“言间者何久阔不相见,以逢诸葛故也。”为什么好长时间没能见面呢?原来是被诸葛丰检举了!
既然被检举了,在事情没有说清楚得到处理之前,照例是不能乱说乱动的$此一来,“逢诸葛”一语,转瞬之间便传扬大汉的京师洛阳城,成为天下逸闻♀句话终于传到了天子耳边,诸葛丰为人如此,他的仕途就可想而知了—帝欣赏他的节操,提升他为光禄大夫。
当时侍中许章凭外戚亲属关系位尊,为君王所亲近≥侈淫逸不守法度,他门下宾客犯法,都与许章相勾连☆葛丰考察并弹劾许章,准备上奏他的事情,恰逢许章私自外出,诸葛丰吐车举起符节诏令许章说“下车!”打算拘捕他№章处境困迫,急忙赶着车子逃去,诸葛丰追赶他№章趁势跑进宫门,向元帝乞求哀怜,诸葛丰亦向元帝上奏许章不法№章毕竟是外戚,元帝只得下令收回诸葛丰的符节。本朝司隶芯不掌符节,便自诸葛丰始。
诸葛丰回府之后,立刻上书辞职说“臣丰低能胆小,文不足以鼓励他人从善,武不足以捉拿邪恶。陛下不估量臣能否任命为司隶芯,没有什么效劳表现,又提高臣的职位任光禄大夫,官位高了职责也重了,不是臣应当在的位置≈被年岁衰暮逼迫,常的有一天会忽然死去,没有什么来报答皇上的厚恩,使评论是非之士和讽谏之臣没有补益,长久地得到一个白吃饭的名声※以常雏抛弃性命,不待时机就斩奸臣之首,悬在都市,把他罪恶写在简牍上,使四方人知道干坏事的处罚,然后退下来被斧钺斩首,实在是臣心甘情愿的。仅凭布衣之交,尚且还有结为生死与共的朋友,今凭四寒大,竟无为节操和友谊而伏死的大臣,都苟合曲从讨好,循私挠法相互包庇,顾私门利益,忘记国家政事“恶污秽之气上感于天,因此灾异屡现,百姓贫困♀是臣下不忠的结果,臣实在以此为耻不止。凡是有人情的莫不想安存而恶析的,然而忠臣正直之士不逃避祸患的,的确是为国君啊。今陛下如天覆地载一样,于物没有不容纳的,派尚书令尧赐臣丰书说‘司隶侦察揭发不守法纪,奖善惩恶,不能独断专行,避免出现无事不达于和谐的境界,顺从经术意思。’真是恩深德厚,臣丰顿首幸运得很。臣私下非常愤懑,消赐予臣清闲,望陛下裁决。”元帝没有应允。
从此以后,诸葛丰的意见更加不被元帝所采纳,于是他又上书说“臣听说伯奇为人孝顺却被父亲抛弃,伍子胥忠心却被国君杀害,鲁隐公慈爱却被弟弟杀死,叔武春秋时期卫国公子,卫成公之弟,后被兄卫成公所杀)尊敬兄长却被哥哥杀戮【这四子的高尚行为,屈平的才能,然而还是不能使自己表白反而被杀戮,难道这些还不足以昭示世人吗?如果让臣杀身来治国,被诛来显扬国君,臣的确愿意々独怕没有补益,却被众多的邪恶之人所排斥,让谗夫得逞,正直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