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3章:中原大战 九(1/3)
大汉建安三年,九月十一日,戌初时分,豫州,沛国的郡治相县,太守府内。
相县之名,来自于古相邑,说到古相邑,就不得不说一说一个历史上的赫赫有名的国君。《诗经商颂长发》中有句云“相土烈烈,衡有截。”意思是说相土干得轰轰烈烈,四侯侯齐刷刷地归服于他。《史记殷本纪索隐》也记载说“相土佐夏,功著于商。”
夏朝刚刚建立之时,商部落就在商丘附近往来迁徙√族部落的始祖名契,是黄帝的后裔,因帮助大禹治水有功,被舜封为司徒,掌管教化,居住在河南商丘一带□在商丘定居下来后,其家族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强大的部落□后来传位于昭明,昭明又传位于相土。
这里所说的相土,指的是一个人∴土,商汤十一世祖,阏伯契)的孙子,昭明之子,一作乘杜,河南商丘人,商民族的第三任首领∴土是一个大有作为的君王,在他的治理下,商部落的农业、手工业有了极大的发展☆为传奇的是,相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驯兽师。
据《竹书纪年》记载“帝相十五年,商侯相土作乘马,遂迁于商丘。”当时, 商丘境内河沟纵横,湖泊密布,沼泽连片,丘岗连绵,水草茂盛,林木参天,各种野生动物出没其间∴土身材高大、体质健壮、在带领氏族民众狩猎时,畴野马、野猪、大象、猛虎、凶狼等野兽搏斗,并经常将各种野兽打死或制服。就在此时,他开始萌生了驯养野生动物之心。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今日本朝人口中所称的“六畜”马、牛、羊、猪、狗、鸡。
六畜之中,马主要用于作战、狩猎和运输;牛除了食用外,还用于运输和祭祀;猪、羊、鸡除供人们食用外,主要在祭祀活动中当做祭品;狗则用于防卫与狩猎,有时也用其作为祭品。《吕氏春秋古乐》中有关“商人服象,虐于东夷”的记载,说明相土不但驯养马、牛等动物,而且还驯养大象,并且把驯服的大象用于征讨东夷人的战争之中♀就很了不起了。
在相土的领导之下,商部落六畜兴旺,国力大振,人口众多,日益繁荣强盛↓逢夏王相失位,无力兼顾东方≮是,相土决意向东扩展势力√部落所到之处,其它小部落望风披靡,相继被其征服,其势力范围一直延伸到山东渤海边上☆后,相土在泰山建立了东都。
相传相土率领其部落驾驶着自己发明的马车,一路风尘,向东行进》途中被葱茏叠翠的古相山所吸引,于是便在这里夯土围城,定居于相山脚下,日久形成城邑,后人为纪念相土来居,便把此地命名为相城、相山♀,便是古相邑的由来。传说相土佐夏,任夏司马,专管征伐之事∴土的三世孙冥,努力发展农业,治水身死←与共工、禹,都是传说中有名的治水人物※以,后来受到了隆重的祭祀,并留下了“冥勤其官而水死”的传说。
春秋时期,宋共公因避水患,将宋都从商丘南迁至此。后宋亡,其地入魏,为魏名邑∝王政二十六年,天下分三十六郡,以古相邑置相县,属泗水郡∝二世元年七月,陈胜、吴广起义,占领相县。二年,秦将章邯克相县。汉高祖元年,西楚项羽分封灭秦有功将领、旧六国贵族及秦降将十八人为诸侯王,以梁、楚旧地九郡自立为西霸王,泗水郡和相县属西楚国。汉高祖四年,分泗水郡置沛郡,治相县,直属汉廷—狩六年,沛郡曾为大将居翁相城侯封地,为相城侯国,后复为沛郡□莽篡汉建新朝,于始建国元年,改沛郡为吾符,改相县为吾符亭。本朝相县属豫州。建武二十年六月,刘秀改封其子刘辅为沛王,沛国仍都相。
时至今日,相县一带仍然湖泊遍布,河流纵横,土地肥沃,算得上一等一的中州大县。除此之外,相县背靠豫州,东扼徐州咽喉,北接兖州,南邻扬州,向为四战之地。从相县出发,向东一百里是彭城国的郡治彭城,再向东一百五十里,就是下邳国的郡治下邳。从下邳折向东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六零军嫂有系统
一眼万年之宠妻无下限
我家王爷有病,得宠!
穿越成英台,带着山伯逃婚去
尘缘劫之君诺天下
玄门败类
魔门败类
三缺一
重生之大梦想家
隋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