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一百一十九章 德意志坦克(2/5)

年12月批量生产,命名为“虎王”(或“虎”Ⅱ)重型坦克。按照德军的编号,“虎王”坦克依然是Ⅵ号×1945年3月,共生产了485辆。

“虎王”坦克战斗全重69.8t,乘员5人,分别是车长、炮长、驾驶员、装填手和机电员。该坦克采用倾斜装甲设计,防护性能极为优异。车

体和炮塔正面的装甲厚度分别达到150和180,在二战期间想要从正面击穿“虎王”坦克几乎不可能。

“虎王”坦克仍采用88坦克炮,不过其长度从56倍口径增加到71倍。发动机功率514.5k,最大公路速度38k≡“虎王”为基础,德国还研制出“猎虎”坦克歼击车、重型火炮运输车、装甲抢救车等,不过只有“猎虎”装备了部队。

1944年5月,“虎王”坦克在明斯克附近首次参战,但真正发挥作用是在诺曼底登陆作战中【借

强大的火力优势,“虎王”坦克使得盟军坦克损失惨重。不过由于自身机械故障频发,“虎王”损失也不小。1944年底的阿登战役,是德军投入“虎王”最多的一战≮这场战役中,“虎王”击毁了大量盟军坦克,重创美军第8军。此后,“虎王”参加了东西两线很多战役,直至1945年的柏林防御战。

总的来说,“虎王”与“虎”式一样,都拥有强大的火力和坚固的防护,致命弱点是机动性太差。该坦克吸收了二战末期德国在坦克研发方面大量的高新技术。但“虎王”产量太少,对整个战争的形势起不到关键性作用,更无法挽救第三帝国必然灭亡的命运。

“鼠”式超重型坦克

1943年初,苏军开始进入战略反攻,德军节节败退。不利的战局加上县勒本人对于坦克的狂热,促使德军妄想研制出一种无敌坦克≮是,第一辆“鼠”式超重型坦克于1943年底诞生。该坦克战斗全重188t,是世界上最重的坦克。“鼠”

式装有1门128的主炮和1门

德国“虎王”重型坦克“鼠”式超重型坦克

75副炮。尽管该坦克安装功率882k的发动机,但受制于坦克的重量,机动性不足是最大的软肋,其最大速度仅为20k,越野速度仅为11k∩于时间紧促,“鼠”式坦克最终仅生产了2辆样车♀2辆样车并没有参加最后的战斗,在苏军最后攻克柏林前,德军就把这2辆样车炸毁了。

战后,苏军将在各处缴获的车体拼凑成一辆完整的“鼠”式坦克×今,这辆“鼠”式坦克仍存放在库宾卡坦克博物馆里。关于“鼠”式坦克,德军装甲兵总监古德里安认为,这完全是县勒和他的顾问们凭个人兴趣研制出的坦克∝勒将扭转战局的消寄托在各种稀奇古怪的装备上是不切实际的,“鼠”式坦克不可能挽救第三帝国的命运。

“坦克帝国”倒塌

纵观二战历史,德国建起了强大的“坦克帝国”,以强大的装甲集群闪击波兰、横扫西欧、入侵苏联,每次重大战役都投入大量坦克参战。例如,入侵波兰投入2800辆;入侵法国投入2580辆;基辅战役中投入1500辆;莫斯科会战中投入1700辆;阿莱曼战役中投入540辆;斯大林格勒战役中投入1500辆;列宁格勒战役中投入700辆;库尔斯克会战中投入2700辆;第聂伯河战役中投入2100辆坦克;阿登战役中投入900辆;维斯瓦河-奥得河战役中投入1200辆;白俄罗斯战役中投入1000辆;柏林战役中投入1500辆。但是在世界反***人民的共同奋斗下,在苏联和波兰部队共同攻入柏林后,二战欧洲战区战事最终在1945年5月8日以德国无条件投降而宣告结束。**德国建立的

“坦克帝国”带着其难以言尽的罪恶,最终轰然倒塌。但战后的德国坦克工业,在经历了短暂的挫折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