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一百一十八章 装备竞赛(2/5)
7坦克在总体布置上,有许多独到之处‰英国的过顶履带式的Ⅰ型和Ⅳ型坦克区别较大。7坦克整体呈箱型铆接结构,没有严格的战斗室,车上配置1门57低速火炮和6挺7.92重机枪,火力无疑是强大的,炮弹的弹药基数为180发(后增加到300发),机枪弹药基数为18000发,堪称“世界之最”。但由于战斗全重(30t)过
坦克百年纪念
专栏
《国外坦克》2015年第3期
德国7坦克与其众多乘员
重导致机动性能不佳,安装2台汽油发动机的功率总计只有147k,最大速度仅为8~10k。7是世界上乘员人数最多的坦克。典型配置乘员18名,除车长、驾驶员、炮手、装填手外,还包括12名机枪手和2名机械师』而,据一本权威的德文资料上说,7的乘员人数为16~26人。
1918年4月24日,德军在维莱-布勒托纳战场投入13辆7坦克,与之交锋的是英国Ⅳ型坦克≮战斗中,3辆7坦克面对多辆英军Ⅳ型坦克时,仅有1辆遭受重创后撤出战场,而英军则有2辆Ⅳ型坦克被击毁,多辆被击伤〃过这次交战可以看出,7坦克在火力上并不比Ⅳ型坦克差,其装甲厚度还优于英军坦克。但其笨重、机动性差的缺点也暴露无遗。尽管如此,这次交战是世界战争史上第一次坦克战,得到了公认,它标志着陆军机械化战争新时代的开始。
除了7坦克之外,德国在早期坦克的研制上还进行了许多其他有益的探索。例如,当1918年英国的“赛犬”轻型坦克用于战场后不久,德国人就将其缴获并加以仿制♀就是型骑兵坦克的来历。不过,该坦克只生产了2辆,并未投入实战。后来,该坦克的设计图纸卖给了瑞典人,并成为21型坦克的设计基础。
德国还仿制了英军大量使用的Ⅰ型坦克和Ⅳ型坦克,仿制后的试验型坦克名为7-坦克,仅制成样车。该坦克的特点是,车体两侧的炮座较大,位置也靠后⌒动部分装有弹簧悬挂装置,这是一大进步。
此外,德国还研制出另一种巨型坦克——式超重型坦克$果说7是一个庞然大物的话,那么与式相比,简直是“小巫见大巫”。该坦克重达150t,装有4门77火炮和7挺7.92机枪,最终只制成了2辆样车。
1918年11月11日,德国战败,被迫在徒条约上签字投降,其军队被协约国解除,协约国还特别禁止战败的德国再拥有任何坦克,而刚刚问世的德国坦克被全部回炉炼钢,只有澳大利亚人独具慧眼,保存了1辆名为“梅菲斯托菲尔”的7坦克,成为奇货可居的历史文物。1983年,德国人曾与澳大利亚人交涉,消7能“返回故里”,结果无功而返。1987年4月,德**方决定重新复制7坦克。克劳斯·玛菲公司等共20多家公司鼎力参与研制,用了3年时间,终于“克隆”成功。1990年6月20日,举行了隆重的7坦克(复制品)移交仪式。德国蒙斯特战车博物馆接受了这件不平凡的藏品。可见7坦克在德国人心中的历史地位,其诞生开创了德国研制自主坦克的先河,也为二战中德国坦克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坦克帝国的兴亡
(1922—1945)
一战结束以后,《凡尔赛和约》禁止德国拥有任何坦克,然而其国防军却暗地里同苏联合作,着手研制自己的坦克。1927年7月,德国专家到苏联喀山开始建设德苏联合坦克学校(为掩人耳目对外称为“农业培训班”)的建设,很快坦克学校就成为德国试验新坦克的场所。1929年初,德国专家设计的、苏联军工厂生产的坦克部件运到此校,组装成坦克整车,而在文件中被统称为“超级拖拉机”≮此期间,作为德苏军事合作的一部分,喀山坦克学校的专家在一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