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134章 回家(1/3)

贫居闹市无人问, 富在深山有远亲。

这句话, 放在哪个时代都适应, 傍晚时分, 刘春生刚回家没多久, 得到消息的村民,赶来老刘家西边屋子道贺, 是一波接着一波, 陈春红下工回到家,水都没来得及喝上一口,已经招待了三波人。

对于刘家村的村民来说,见过最大的干部, 大约是公社来队里领导生产的书记, 而生产队的队长刘大根,偶然往县里开会, 倒是见过县里的一些干部,可是在他眼里,刘春生的级别, 比县里的干部还大。

那是市安局的副局长,在临湖市里。

要知道, 全部临湖地区, 共辖有十三县, 临湖县只是其中一县。

刘春生一进村,刘大根看到喊住了他,关心肠问了他工作单位在哪?是做什么?

毕竟, 他比其他人消息通达,常往公社,知道刘春生的档案根本没到公社,所以之前,村里的传言,说刘春生转业的工作安排在公社,他根本不信任。

只是听了刘春生的答复,他惊得咬到了舌头。

天啊,这是哪座祖坟冒青烟了?

他们老刘家,从始祖开端,祖祖辈辈诚实种地的农民,这一辈,这是要出大人物了,他们都是一个祖宗,独上池塘这一支,接二连三的儿孙出息,往年是小五刘卫国,今年又轮到刘春生,要不赶明儿让大家都静静往山上拜一拜。

所以一下工,队长刘大根直接来了老刘家,和有祥叔也即是刘老头打过招呼后,到了西边屋子里,找刘春生说话,“……媳妇孩子是跟你一起往市里,还是留在队里?”

“当然留在队里,我们娘几个户口都在队里,再说了,眼看队里这两年的日子超出越好,我可不愿意离开,”

陈春红笑着抢先道,接过大儿子刘军泡的糖水,递到队长刘大根手里,“你也知道,现在农村户口想转城镇户口不太轻易。”她听说的迁户口,只有工作和升学两种道路,甚至有农村姑娘嫁到城里,要是没有工作,户口迁不过往,生下的孩子,都有可能随女方落在农村。

刚才一大波来道贺的,一个个都捧着她说,眼见刘春生发达了,她以后要跟往城里享福了,还夸她天生福相,一看就跟队里人不一样,生来就是享福的命……

饶是陈春红感到自己脸皮厚,听了都酡颜,尤其说得最厉害的几个长舌妇,以前背后可没少骂她泼妇、懒婆娘,如今一个个对她笑脸相向,她只感到心里特别痛快,好似终于出了一口恶气。

“还是你有眼力,”

刘大根特别赞美地看了眼陈春红,作为队长,听人夸张他带领队里人把日子过好,大约没有比这能使他更兴奋的事了,“留在队里也好,我们队里这两年的生产日值慢慢提上往了,在全县都能排上前几名。”

说到这,又转头,语重深长和刘春生说道:“春生呀,你这些年固然一直不在队里,但你是刘家村的人,你爹娘媳妇孩子都在村庄里,你如今有大出息了,我们全村全队的人,都替你兴奋,这人呀,这走到哪,都不能忘记自己的根本……”

刘春生忽然出声打断队长的话,积极表态,“队长放心,我不会忘记了,我一直牢记着根本,我现在的一切,都是党和国民给的,我以后的工作,会一切为了党和国民的利益往奋斗的。”

队长刘大根后面的话,还没说完,忽然被打断,不由愣了一下,连脸上的笑脸都有点僵,不过他作为队长,算是见惯场面的人物,没让人看出来,重新恢复了笑脸,却又直接让刘春生出口的话给噎住了。

怎么好好就转画风了?

还转得这么生硬,打起了官腔,可是他一抬头,看到刘春生肃着张脸,一副正气凛然的样子,他不仅不能否定他的话,还只得干巴巴地附和道:“你好好干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