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回家后遗症(2/3)
…”
“我往开门,华子,你看好火。”刘军把火钳往二弟刘华手里一递,飞奔起身,跑进了屋子。
刘春生见大儿子刘军往开门,下意识要拦,又发觉分歧适。
臭小子也太积极了,这么积极往开门干嘛?他都还没想好,该怎么面对五弟刘卫国呢?
陈春红看出他的不自在,走过往,轻声劝道:“小五就是小孩子性格,和他说话,你顺着他话,多夸两句,哄哄他就完事了,大过年的,别再说出什么气人的话了。”
今年由于小五的工作落实了,胡老太的性格变得和睦了,正好,如本日子好了,有盼头了,她也想过一个祥和年,不想跟往年似的,往堂屋吃团圆饭,一桌子汤汤水水的,吃得满心晦气出来。
刘春生听了,点头如捣米,身上仿佛添了份勇气,朝屋子里走往,刘艳急忙跟过往看热烈,刘华见妹妹走了,也想往,站在油锅边的陈春红,拿长筷子翻了一下锅里炸得油滋滋作响的扣肉,叫住他,“给我回来,都走了,谁来烧火?”
刘华只好诚实地退到灶门边,蹲下来看火,不时朝屋子里的方向伸了下脖子,惋惜大哥和妹妹都没有出来,灶里柴火噼里啪啦的声响和锅里扣肉油滋滋作响,把里面的说话声给遮蔽住了,只隐隐听到大哥和妹妹的笑声和道谢声。
好在,没过多久,妹妹跑出来了,手里拿了两根蓬松的雪花糕,递了一根给他,“二哥,给,小叔带回来的,进口酥软,很好吃的。”然后又递给她妈一根,创造她妈两只手都没空,一只手拿着长筷子,一只手上全是糯米粉。
陈春红看了眼小女儿递过来的雪花糕,摇头道笑道:“我现在忙,不方便吃,你们吃吧。”
“妈,我喂你,我尝一尝,”刘艳依旧递到她妈眼前,“小叔一共带了五根,每人有一根,要是感到好吃,我们明天往公社赶集的时候,也卖一些回来。”公社的集市,赶的是三六九,只是这一年多里,由于政策的原因,时停时开的,明天二十九,是今年最后一集,下午在队里逛了一圈,听人说会开。
陈春红见了,笑眯了眼,俯下身,咬了一口,的确像小女儿所说的,进口酥软,她已经有好些年没有吃过了,也只小的时候过年尝过,这些年,连饭都吃不饱,还哪来的粮食弄这些小吃。
只这一两年,年景好了点,才开端又涌现了。
全部院子肉香四溢,刘艳看她妈把四块炸得皮脆金黄的扣肉,从油锅里捞出来,又放了四块腌好了的切成方块状的肉下往,放肉的时候,为了防止油溅出来,烫到人,她和二哥让她妈给赶到了一边往,直到不溅油了,才容许他们过来。
刘艳给她妈喂完手里的雪花糕,转身回屋,身上穿着厚实的棉衣棉裤,小短腿迈过门槛时,正好听到小叔刘卫国在逶迤了一番后,探听他爸转业的事,“……要是工作在县城就好了,以后我和四哥也有个伴。”据他所知,这些年,军/*人转业工作安排,都是就近原则。
只是不待刘春生答复,旁边吃完一根雪花糕的大哥刘军,抢先道:“说不定在公社,公社离家近。”
刘卫国一听这话,很是兴奋,“公社也好,方便照顾家里,四哥这些年都不在家,四嫂一个人带孩子太辛苦了,现在四哥好不轻易回来,正好可以多照看一下家里。”别看四哥在部队待了很长时间,但军衔并不高,这一转业,很有可能,工作真就安排在公社了。
越想,刘卫国心里越兴奋。
别说他小人,他永远都记得,四哥往年说他就是种地命时,那副理直气壮的样子。
假如四哥到头来,混得比他还差,还需要他帮衬,那么又有什么资格来评判他,而曾经说过的话,也不过是一句笑话,让人一笑而过。
最后,刘卫国心情美滋滋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