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09章幸不幸福(3/5)
伤害。>
鲁肃还是离开了。>
虽然走的时候,似乎还在装些模样,但是斐潜看得出来,并不是天下人都觉得普通大众才是重要的……>
大汉高高在上的士族子弟,玩弄各种律法,操作各种规则,将原本是普通百姓托付给他的领导权,成为了谋取士族子弟个人实力的工具,并且相互勾结,成为了习以为常的模式,一代又一代的传承。>
鲁肃会比这些士族子弟好一些。>
但是他骨子里,依旧还是士族子弟,他心中并没有多少大汉,更没有什么百姓民众。>
鲁肃不会留在斐潜这里,同样也不会留在天子刘协之处,而是会回江东。>
美名其曰,不从二主。>
这让斐潜更加坚信了一点,山东的这些名士,已经就像是眼前的这条禁沟一样,和关中有了深深的隔阂,即便是他们看到了关中的景色,依旧不会轻易的跨过这条禁沟。>
山东的经济体制,是小农经济。>
这种以家庭或家族为组成单位,在小区域内的土地分散式经营中,用男耕女织的生产方式维持统治,并且形成的一种自给自足的经济形态和特定的生产与生活格局,是华夏在封建王朝进化过程当中的幸运,但是同样也是不幸。>
早期的华夏,是井田制。>
这种早期公有制的土地制度,很快就在技术发展和人心膨胀之下支离破碎。>
给公田干活,谁都想要少干,给自己私田劳作,谁都愿意多干。>
所以最初从公有的井田制度变成了包产到户的小农经济体制,确实是极大的激发了普通百姓的劳动积极性。>
但是,公卿不乐意了。>
公卿既要又要了。>
所以他们一边喊着推崇周公,一边却在挖周公的墙角。>
推崇周公,是因为如果不这么做,就无法证明他们祖辈曾经为了周公流过血,亡过命,所以他们现在的待遇,都是应该的。>
挖周公墙角么,也就不必提了……>
看现在大汉这般模样,也就知道这些家伙的小锄头大耙子挥舞得多好了。>
『主公!』一名护卫指着远处喊道,『那边……像是最后的一队到了!』>
……>
……>
温暖的棚屋,加上下雪的索索声响,让在严寒之中赶到了潼关禁沟的张生等人睡了一个昏天暗地。直至第二天的清晨卯时的铜哨声,才将他吵醒。>
随着张生醒来,营地棚屋的各种声响才猛然间撞入他的耳中。>
笑声,说话声,打呼噜的声音,夹杂着呜呜作响的风雪之声,还有篝火燃烧的噼啪声,汇集成一个充满活力和生气的乐曲,似乎是向外界的风雪宣战,在展示着自身的顽强。>
『醒来了?』一个声音响起,『不多睡会儿?将军有令,你们今天休息,不必点卯。』>
张生转头,便是见到棚屋伙长憨厚的笑脸。>
『不睡了,』张生爬了起来,『睡够了就好。』>
『嗯呐。』老伙长应了一声,然后从篝火上架着的壶里倒了一碗热汤出来,『先喝口汤,暖暖身子。饿不饿?再过一会儿才到早脯时间……』>
张生谢过,也坐到了篝火边上。>
昨天到的时候,一来是比较晚了,二来确实是疲惫不堪,所以基本上都是倒头就睡,根本没心思仔细观察,现在这么一看,张生就觉得这篝火有些不一样。>
篝火并没有点燃得很旺,只是剩下了一点残火。甚至不能算是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