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3507章君臣,父子(3/5)

开始,直至太兴九年这个冬天,刘协就没过几天的舒心日子,想着就是天下局势究竟会走向何方……

但是随着刘协越是了解大汉这个烂摊子,便是越是觉得心冷。

没钱粮。

各地赋税收不上来,不管是想要组建兵卒,还是维护秩序,都是问题,就算是类似荀运那样的自备干粮,也不是长久之计。

大汉的朝廷运作,早在孝灵帝时期就已经开始透支了,不断的负债导致各地上计就是一个笑话,就算是刘协真的派出什么收取赋税的天使,到各地去收取钱粮,各地也多半两手一摊,表示早就已经是寅支卯粮了,仓廪空空,什么都没有。

没钱粮,就没人。

这是很直白的问题。

早几年,刘协还会觉得自己是天子,只要一杆大旗摇晃几下,便是天下义士云集而至,左口袋掏点到右口袋,就可以凭空生出给几千几万人吃喝嚼用的粮草来……

现在刘协知道,这样是不行的。

招人不难,就算是不发兵饷,也难在如何供给这些人一天天的吃喝用度。

所以,刘协所能想到的,就是冀州派。

所以,崔琰来了。

可是双方之间,并没有历史上刘备和诸葛之间的如鱼得水,更没有孙权和鲁肃之间的相濡以沫,更多的是相互小心翼翼的试探,拐弯抹角的权衡,相互猜忌的磨合……

所谓忠孝仁义,所谓君父臣子,这种在大汉初期就开始强调强化的气节,在大汉当下基本上已经荡然无存了,一切都是向钱看,一切都是向权看,能捞到钱财,抓住权柄的才是本事。毕竟白狗黑狗,能咬到肉的才是好狗,至于其他,都是次要的事情。

崔琰也是如此。

若是让崔琰坐在台上,说一说谈一谈忠孝仁义,他多半可以说上一整天都不带重复的,并且还能抑扬顿挫振聋发聩,引经据典引申阐述,让听者无不感慨万千,深思反省……

但是如果让崔琰现在就为了忠孝仁义,舍弃家财,投身到伟大的复兴大汉事业之中么……

那是万万不可的。

崔琰拖着一身的疲惫,回到了住所。

今天和刘协谈了一天,似乎商议出了一些结果,又像是根本就没有任何的进展。

崔琰回来之后,喝了一点时时刻刻温热的浆水,再让美姬松骨捏脚稍稍养神之后,才让美姬退下,叫人召崔钦前来。

虽然此处住所只是崔琰在许县之中的落脚之处,算不得多大的产业,但是该有的奢靡之物,一样都不缺。光铜盆银炭就烧了四盆,放在房屋的四个角落,使得即便是在冬日,依旧是温暖如春,只需要穿着单衣即可,甚至比在刘协的崇德殿上还要缓和三分。

没过多久,崔钦就来了。

崔钦其实心中有些鄙视他爹崔琰的……

不仅是觉得他爹有些出尔反尔,甚至还觉得他爹抢了他的功勋!

之前都是崔钦在和天子商议,冒着被曹操揪出来打的风险,结果现在好不容易等到了曹操势头不对,眼瞅着可以收获的时候,他爹截胡了!

这尼玛能忍?

嗯,还是得忍。

崔钦规规矩矩上前,恭恭敬敬行礼。

崔琰揉着脑袋。他表面上遵从刘协,什么都像是听从天子吩咐一样,但是实际上更多的是希望扯天子的旗帜,搞自己的地盘,可以和曹操分庭抗争。但是这个抗争,也不是非要你死我活的,而是曹操必须承认崔琰对于冀州的掌控权,并且让出冀州的人事财政兵权等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