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一一二回太后忆旧泪横流 少年浇花交好运(2/4)

光绪皇帝才只得三岁,就继承进来做我的儿子。这孩子生的太弱,多病多痛,瘦到个不成样子,虽然三岁了,还不能够步行呢。他的老子娘抚育他,辄不敢与他饮食。他的老子是醇亲王,你们早已知道,他的妈就是我的妹子,所以我抚养他一如己出。直到这会子,我为了他费尽了心,吃尽了苦,他还不曾健全。此外的险阻,都说不尽,你们也总知道,现在说也没中用。凡是我巴望的事,没有一桩不失望。”

说到这里,不禁失声大哭起来。众宫眷见了,也无不心伤泪落。太后又道:“人家瞧我,好似做了皇太后,没一桩事情不愉快的。像方才讲给你们听的那些事,他们都不肯信的,并且我所受的苦,还不止此,只要一桩事办差了,我就为众矢之的。曾有御史上章劾我,亏得我旷达,不为物囿,不然,早被他们气死多时了!



太后虽然悲愤,随扈诸臣,却依然歌舞升平,赓扬盛德,哪里有一点蒙难艰辛的样子?此时行在所下罪己的诏,求直言的诏,求人才的诏,变法的诏,严禁仇教排外的诏,重开经济特科的诏,各种除旧布新诏敕,雪片也似价降下。

正在除旧布新,忽又接到一个惊报:归绥道郑文钦,戕害掉洋员周尼思。太后怒道:“咱们这里没有办妥,他倒又闹出乱子来,不是要了我的命么?!洋人何等利害,偏又去惹他!

要寻洋人的事,还是寻我的事好的多呢。”

随传进军机大臣荣禄、王文韶,问他归绥的事情,该如何处置。荣禄道:“郑文钦太不解事!照奴才意见,恳求皇太后重重惩办他一下子,省得洋人张口,最好办他个革职永不叙用。”

太后道:“太轻,太轻。”

王文韶道:“充发极边,永不释回,如何?”

太后道:“这种混帐东西,没天良的逆种,办他个就地正法,已经是朝廷恩典了。”

随命拟旨,郑文钦革职,就地正法;绥远将军永德,革职留任。又降谕旨惩处各省不能实力保护教士教民之地方官。太后回到行宫,肚子里没好气。太监宫婢,知道太后脾气,都不敢招惹。伺候了一回,都悄悄地走开了。太后独个儿坐了一会子,忽然想起什么,一个人也不在眼前。擡头望窗外,见一个十###岁的小子,执着浇花筒,在那里浇花,相离三五丈,望去不甚清晰。太后最喜欢青年子弟,凡满员子弟,在宫当差的,太后见了,很是仁慈,常与他们闲谈,殷勤询问,差不多慈母对着爱子一般。现在因仓卒出狩,满员子弟,不及随扈,行宫里都派着汉人子弟,仍按照宫中旧例,清晨入宫,傍晚出宫,不准私自过宿。当下太后瞧见了那浇花的少年,随敲着玻璃窗,喊问浇花的是谁。那少年擡头见是太后,慌忙丢下浇水筒,双膝跪下,高声唱名道:“小臣西安电报局学生蒋敬亭。

”太监听得,忙趋人伺候。太后道:“浇花的那小子,倒很伶俐,好好的传他进来。”

太监领旨出去,霎时间早把蒋敬亭引了进宫。倒也亏他,见了太后,摘去顶帽,碰了四个响头。碰毕头,戴上顶帽,低头跪着,听候询问。太后道:“你姓什么?

叫什么?今年十几岁了?”

蒋敬亭道:“小臣姓蒋名敬亭,今年一十八岁。”

太后道:“你哪里人氏?”

蒋敬亭道:“小臣籍隶江苏。”

太后道:“在这里做什么呢?”

蒋敬亭道:“小臣在西安电报局充作学生。因奉了抚台的命,在这里当差。”

太后道:“你洋字识不识?”

蒋敬亭道:“略识几个,只恨不很精通。”

太后道:“你识得洋字最好,可常在我这里当差。

”蒋敬亭道:“那是太后恩典,小臣感激不尽!”

太后道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阴阳尸判 大侠带我去打怪 婚色撩人:老公,你好棒! 庶妃惊华:霸道九千岁 上门龙婿(叶辰萧初然) 重生之娱乐圈作家 无敌相师 鄂尔多斯飞歌 乱世谋:妃倾天下 通关游戏后我无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