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七十五章 死去的女道士(2/3)

他两件不同,通常的釜器都为青黄色,若是久置不用就会泛绿,而这件器皿则为深褐色,上部的盖子有诸多大小不一的小孔,若是用来做饭,这些小孔无疑会漏掉釜中的热气,令得谷米夹生。

短暂的观望之后莫问上前拿起了那只器皿,入手之后发现此物着实沉重,且入手温软,并无金属的凉气,随手拿起盖子,一股刺鼻的药气扑面而来,其中存留的数枚黄豆大小的白色丹丸表明了此物的身份,这并非是寻常釜器,而是一件炼丹的药鼎。

这只小鼎较之阿九得到的那一只还要小上几分,周身并无纹饰,由此无法确定年代和来历,只有其下三足表明了此物是一只雄鼎。

区分炼丹鼎器优劣的标准不一而足,不过通常来说真正的上品丹鼎都不会很大,若是按照这一标准来看,这只小鼎无疑属于上乘。此外一只丹鼎的高下优劣主要看成丹的几率是大是小以及丹丸是否浑圆,这只小鼎中遗留的丹丸异常圆润,由此可见此物当是上好的丹鼎。

在此之前他一直想要寻找一只丹鼎,前往鬼市也是希望能有所获,不过上好的丹鼎可遇不可求,未曾想今日能自此处获得,欣喜之情自然无以复加。

不过得来容易,心中便存有疑虑,倒毙于洞口的那个道姑修为平平,这样一个女子怎能拥有这样一件鼎器,她是何人,为何会选择此处炼丹,她的尸身为何能长存不腐。

按照礼数来说男子不应该翻动女子的事物,不过此女已经死去多年,检视遗物也不算失礼,可惜莫问自山洞中并未找到能够证明女尸身份的事物,尸身上的衣物也大多腐朽,其中也无能够表明女尸身份的东西。

有时候寻无所获也算一种收获,这个女道既然懂得炼丹之术,自然是道门中人无疑,既然是道门中人就应该随身携带法印,而山洞和尸身周围并无法印存在,若是不小心遗失了法印,可以禀明师门,请高功道长祭天之后另行补给,故此无有法印就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她的法印被师门收回了,换言之这名道姑生前应该是某一门派的弃徒。

至于这名道姑的死因也不难揣度,丹鼎里的白色丹丸就是线索,此人对于炼丹之术可能不甚精通,用了男子所用的雄鼎,且不知丹药泛白为银水毒性未除,以身试丹导致银水中毒,中毒之后她可能感到口渴,又适逢天上降雨,便爬到洞口想要承接雨水,结果水未喝得最终死在了洞口。

道人是不可以火化的,而将她遗弃在此处也非君子所为,短暂的沉吟之后莫问包住双手将这个死去的道姑抱进了山洞,放回了她生前躺卧之处,扯过被子为其覆盖了尸身。

“无量天尊,前辈,贫道暂借您的这件丹鼎一用,日后定然归还于你。”莫问冲那尸身稽首说道,他急需炼丹器皿,若非如此绝不会碰死人的东西,即便如此他也言明了是借用而非拿取。

那道姑已然死去多年,自然不会有所回应,莫问稽首过后将那丹鼎装入布袋,捆于背后,随即离开山洞继续攀附石壁向下行谷底,此处能保尸身不腐,谷底定然生有神奇之物。

洞口到谷底的这段距离坡度更缓,下行八尺便穿过了萦绕在山谷中的雾层,下方五尺便是谷底,谷底布满了参差的乱石,并无草木生长,也未见有水潭存在。

莫问见状微感疑惑,犹豫片刻纵身跃至谷底,落地之后立刻察觉到谷底的气温较石壁为高,探手碰触谷中乱石,入手微烫,温度如此之高,难怪谷底寸草不生。

既然来到自此,自然要仔细寻找,前行百丈之后莫问感觉先前的温热陡然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森然凉气,探手碰那乱石,彷如碰触寒冰。

到得此时莫问心中豁然明朗,此处乃是一处阴阳并处的吉地洞天,寻常地处多偏于阴阳其一,非阴即阳,似这种阴阳交集于此,阴不多阳不少的地势极其少见,按照常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