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五百六十四章 中年莫问(2/3)

莫问提醒他们方才恍然大悟,原來老人不是不想将金环送给他们,而是无法摘下,又苦在有口难言,不得表达心所想。炕上的老人听到众人哭声,支吾着想要说话,兄弟二人羞愧上前,分执老人双手,无声落泪。“福生无量天尊。”莫问微笑点头,人与人之间最怕误会,一旦出现误会,将会导致彼此之间产生隔阂,误会的产生源于双方的粗心,倘若一方无法表达,那就是另外一方的粗心。“道,这是一点碎银,您别嫌少。”年轻男子自腰间抠出些许碎银塞给莫问。“与娃娃买些果子吃吧。”莫问摆手谢绝,转而出言说道,“倘若身下可以通,卧床再久也不会生出褥疮,时候不早了,贫道不打扰了。”莫问言罢,转身迈步,兄弟二人苦留无果,只得将家几个隔夜豆包送与莫问充当干粮。莫问本想接受,回头之时却发现几个孩子沮丧的扶着门边站在门口,便转身而回,将豆包掰开分发给了他们,转身告辞离开。南行之时,莫问心大有感触,古人云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游方行走确实可以磨练心性,开阔心胸,在秦云和老等人在世的时候,他始终将他们放在首位,无关之人则少有关心,这是不对的,至少是不符合道家本旨的,道士者,替天行道之人也,若是有了私念,行事就难得公正。之前他一直感到孤独,此时这种孤独的感觉正在消减,他沒有了亲人,世间百姓都是他的亲人,他沒有了家,这天下就是他的家,这才是道士该有的超然。下半夜,他來到了黄河岸边,凌空南下,试图寻找当年老在他箭之后安置他的破屋,但时间过去的太久了,破屋已经沒有了。回头,北上,清平城,清平城此时也有人居,但的不再是兵卒,而是百姓,來到这里,他想到了当年得到无量山木牌的情景,那时他将自己的木牌烧掉了,后來是在老的撺掇之下使用老的那面木牌前往无量山的,若无老当年的撺掇,他不会进入道门。再北上,是赵国曾经的皇家猎场,到得这里已经是数日之后的傍晚了,这里不时可以遇到狩猎的猎人,腰间挂有野兔野鸡。见到猎户追杀猎物,莫问并未出手阻止,人都是要生活的,为了活命,为了养活妻儿子女,不管做什么都是对的,若是超出了这个限度,索取无度,那才是罪过。北行之时莫问一直是步行,数年末世令得山野之妖精异类骤减,很少能看到有道行的异类,不过偶尔也会遇到,但他并沒有过多的降服,异类就是异类,它们有自己的本性,偷食是刺猬的本性,捣乱是黄鼠狼的本性,它们所做的事情只不过是在它们本性的驱使之下的正常举动,只要它们的举动沒有超出本性范畴,一律不能定为作恶。步行是缓慢的,但缓慢有缓慢的好处,此前他不管做什么都有明确的目的,所做的任何事情都是为了达到目的,但此时他沒有目的了,沿途可以随意停留,纵观世间百态,体察百姓疾苦。邺城自然要去,來到邺城,莫问來到了当年林若尘所在的将军府外,林若尘的遭遇是他心抹不去的痛,甚至可以说是他的心魔,他來到此处是为了彻底斩却心魔。当心境出现变化,观察事物的角度就会出现变化,莫问并沒有强迫自己去从容的看待此事,时至今日他仍然痛恨那个胡人将军,倘若乾坤能够倒转,他会在那个夜晚将胡人将军碎尸万段,并带着林若尘远走高飞,可惜的是当年的他并沒有今日这么豁达宽容,他那时之所以沒有立刻杀死胡人将军是因为他已经无法接受有了残缺的林若尘,归根结底,林若尘是被他无法包容瑕疵残缺的狭隘之心害死的。想到这些,莫问也沒有过多自责,年轻时候的他气度只达到那种境界,永远不能苛求一个十几岁的少年具备不惑之年的大度和从容。莫问是叹着气离开将军府的,人不能将曾经发生过的悲惨的事情进行自欺欺人的解释,以此获得虚假的平和,应该勇敢的正视和面对现实,每个人都会经历和遇到一些不堪回首的往事,对于这些已经无法改变的事实,正确的处置方法是牢教训,通过这些事情吸取教训并更好的生活。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